光是文科的改革,就让他有种精疲力尽的感觉,理科上柴简更是将后世的一些书,抄袭了出来,为了让学员养成爱国的观念,在理科上,柴简也并未将文科的一些东西放弃。
所以凡是这些学院毕业的学员可以说是在观念和三观上,都必须达到柴简的要求,否则的话,他是不会允许这些学员毕业的。
东南半岛上,他也建立了将近二
十所学院,在台湾岛上,也建立了将近十三所学院,在琼州建立了十五所学院。
加起来,他总共建立了将近九十所学院,可以说每一所学院,柴简走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关注其中学员的情况。
可惜的这么多学院,能够提供的人才却是仅仅才三万,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限制的原因,首先则是当初建立这些学院的时候,第一批学院,其中就是包涵了不少当初正打算科考的读书人,这里面有很多的读书人却是根本就通不过最起码的学院入学标准,也因此,这些学院虽然名声上极大,可是在一些读书人眼里,都是走了歪门邪道之人。
却是被很多当地的读书人排斥,可是对于此柴简却是嗤之以鼻,他可是知道这些人的嘴脸。
他相信等到这批学员毕业之后,这些人不仅会收回当初的排斥,反而还会给他们歌功颂德,果然,随着这批学员进入政务院之后,这些读书人很快都改变了当时的立场,开始以曾经的同窗为荣。
却是也让很多人认清楚了这些人的真面目,就此绝交的也有不少。
明年,则是这些学院关键的一年,首先从这一年从学院毕业的人数将会是现在毕业的三倍之多,
到了后面则会更多。
不过人才的增长却是始终跟不上领土的扩张,这在当下很多的国家内可是很少见的。
军事上,柴简自从去年下旨命令组建预备役大军,当兵已经成了当下不少百姓除了读书外,最喜欢的出路。
尤其是在军队连连胜利之后,更是激起了不少百姓的当兵愿望,也因此,去年一招兵的时候,全国的百姓疯狂踊跃参军。
本来柴简打算仅仅招上二十万,可是最后却是招了近五十万,基本上与当下的兵马相当。
在知道了当兵人数过多,他甚至以为是这些人降低了标准导致的,可是后来经调查之后,才发现是随着现在大中华王国的发展越来越好。
整个大中华王国的经济越来越也繁荣,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下跌,甚至加上柴简的一些调度,使得全国百姓都能够吃的好,吃得饱。
从而使得全国百姓生了不少的孩子,尤其以一些已经长大的孩子,由于这些年吃的饱,导致一个个身体素质提升的很快,从而基本上都达到了招兵的要求。
在知道这个原因后,柴简直接下令全部录取,本来他还打算等到这批预备役训练完之后再招兵,可不想这次却是已一次性将其招齐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