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485章 冰与火之歌(1/2)

第485章 冰与火之歌

在古华夏绝大多数时间、绝大部分王朝时期,冷兵器时代的个人军功,不外乎先登陷阵、斩将夺旗四大项。

除了这四项,便是平平无奇的斩首了。

而这四种战场上的个人重大立功表现,却是分别对应四种不同局面下,所达成的四项成就。

比如陷阵二字,便是在双方摆开架势、阵型,要正面硬刚的时候,突入敌军阵列造成破坏——破坏敌方阵型,打击敌方军心士气,从而为我军创造难得的战场优势。

再如斩将、夺旗两项——前者是单杀敌方主将,让敌军群龙无首,陷入混乱,后者则是夺取军旗,让敌军人心涣散,军心士气大乱

不难发现,先登陷阵、斩将夺旗四项重大立功表现,除先登以外的三项,基本都要求对敌人的军心士气造成打击,也就四对敌人造成精神打击、魔法伤害。

——陷阵,就是深入敌人阵地浪嘛!

——斩将,就是光明正大的斩首行动嘛!

——夺旗,就是骑在敌军护纛营头上拉屎嘛!

主打的就是一个侮辱性极强,伤害性也不小。

但与此三者相比,先登,确实实打实的为本方创造优势,甚至胜势,且丝毫不‘风光’的一项。

先登,顾名思义:在攻城战中,率先登上城墙者。

但与后世人所理解的‘字面意思’所不同:先登,除了要求兵士登上城墙外,还要在城墙上站住,别被城墙上的敌方守军推下城墙的同时,为身后源源不断爬上墙头的战友们,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。

说的再直白一点,就是先冒着城墙上飞窜而下的弓羽箭矢、垒石滚木,登上墙头!

然后,将那一到两名守在墙垛前的敌军搞死——至少也得将其击退。

而后自墙垛跳入,占据墙垛前的防守位置,不让敌军守卒继续在墙垛前的防守位置,朝正在登城的战友们仍垒石、滚木,撒金汤、射箭。

防守位置被你占据,防线出现漏洞、缺口,敌方守军必然会对你发起围攻。

这时候,你就需要在敌人的围攻下,掩护一个又一个战友登上墙头,然后和自己一起,为后续更多战友登上墙头,创造有利的条件。

这,便是先登。

一人先登城墙,而后掩护战卒次第登城,以在城墙上形成‘据点、并使这场攻城战由此而走向胜利的那个人,便为:先登之功。

而在先登陷阵、斩将夺旗这四个个人重大立功表现中,先登排在陷阵前、斩将、夺旗后,排第三。

明白先登这一大功的含金量,其实就不难得出结论:在攻城战中,能在敌方驻守的墙头形成据点,究竟有多么重要。

盖因为一人先登,就意味着据点形成,而后这个据点就会被不断扩大、登上墙头的我方将士就会越来越多。

战斗形式,也将从先前的城池攻防战,转变为墙头上的白刃肉搏、阵地争夺战。

众所周知,城池攻防战,攻城一方的战损通常能达到守城一方的至少三倍,且攻城至少需要有三到五倍兵力,才能算是双方势均力敌,打得有来有回。

而阵地争夺战,则是刀刀见肉,双方兵力对等才是势均力敌,兵力优势那就是能直接化作战场优势。

所以,一场城池攻防战中,以先登者为功之罪,受封赏最丰厚。

而今日,高阙之战打响,却是和通俗意义上的城池攻防战有所不同。

——郅都所率领的先锋大军,先是自博望城西出!

在博望位于南、高阙位于北,且二者之间有大河相隔的前提下,先锋大军却是绕了个大大的‘c’字,一路潜行至高阙。

待兵临高阙城下,也同样不是光明正大的发起正面进攻,而是趁着匈奴人守备松懈,墙头防御力量薄弱的机会,先派斥候精锐以绳索攀登上墙头,将墙头上仅存无多的匈奴守军——或者说是匈奴哨兵依次清理。

而后,又是上千人登上墙头,在战斗真正开始前,率先达成‘先登形成据点’的战场目标。

等匈奴人反应过来时,墙头基本已经被先锋大军所掌控,战斗性质也不再是城池、关隘攻防战,而是成了阵地争夺战。

而且,战斗爆发时,阵地是掌握在郅都所部先锋手中,遭遇夜半袭击的高阙匈奴守军,反倒成了主动进攻的一方。

“不可能!”

“绝对不可能!”

“这些汉人,怎么可能在这种天气,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高阙!”

“——这些汉人,怎么可能在这凛冬,顺利来到高阙!!!”

“不可能!!!”

高阙内三百步,看着远方,已经被汉军占领的高阙城头,以及城头越来越多的汉军将士,呼延当屠目眦欲裂,更惊的六神无主。

怎么可能!

汉人,怎么可能真敢打高阙!

尤其这般天气,汉人,又怎么可能真把军队,顺利送到高阙!

战斗骤然爆发,呼延当屠作为主将,最应该做的,其实是尽快稳定军心,并尽快鼓舞士气,争取将高阙墙头夺回,将汉人赶下城墙。

城池攻防战中,绝大多数守军主将,也都是这么干的。

——敌人先登,据点形成,城池攻防战变成阵地争夺战,那就集中兵力先灭敌方在墙头上形成的据点,把地方逆推回城墙之外,让战斗性质再度变回城池攻防战。

只可惜,呼延当屠,是一名匈奴将领。

即便奉令驻守高阙多年,呼延当屠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,高阙居然真的会爆发一场攻防战。

尤其去年之前,河套还在草原游牧之民的掌控,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匈奴版图,而高阙,则仅仅只是隔断慕南与河套,谨防河套地区对慕南右贤王部,以及单于庭本部不利的内部关隘。

高阙真正成为汉匈前线、匈奴边防关隘,才不过一年多时间。

最主要的是:在呼延当屠这样的匈奴贵族、游牧民族将领认知中,城池攻防战,真的是有些超纲了。

——草原上,哪曾有过两个部族之间的争斗,会打成城池攻防战

草原上又哪来的城池

两个部族之间发生争斗,除了一边倒的部族营地被冲击外,正面战场对峙,几乎只有两种情况。

要么,两个部族碰一下子,其中一方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对手,于是便开始在战场上迂回,更或直接就是逃跑。

而另一方则根据需要,来决定是否追击。

如若战前,本就是打算争个高下,教训一下对方,又或是因某片草场、水源的归属而发生争执,那多半就不会追。

毕竟胜负已分。

唯独双方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,亦或是双方争夺的资源,必须以其中一方被消灭来决定最终归属,亦或是优势方想要吞并对方,才会发生一方逃跑,另一方追击的情况。

这是一种情况:一方逃,一方追或不追。

另外一种情况,则是两方都不逃、都杀红了眼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@全本小说 . www.iqb9.cc
本站所有的文章、图片、评论等,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全本小说立场无关。
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。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,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。